齒輪泵的吸油問題:齒輪泵吸油管道不允許漏氣,如果齒輪泵吸入氣體,輕者造成齒輪泵吸油不足,效率下降,噪音加大,重者齒輪泵則不上油,齒輪空磨,造成齒輪和軸嚴重磨損,因此,從設計上盡量避免在吸油管路上布置活動接頭,的接頭處應有的密封。在使用上,裝油管接頭,法蘭螺絲應充分擰緊,密封圈應完整,不得漏裝,也不許使用不符合尺寸的密封圈。吸油管的阻力不應太高,吸油管路應盡可能短,有足夠的通過面積,油管的彎頭盡可能避免小于90°彎頭。油液溫度范圍為0~80℃,的油液溫度為30~55℃。
齒輪泵中軸的磨損主要是因為軸兩端與支撐滾針間的摩擦磨損,使軸徑變小。如果是輕微磨損,可通過鍍一層硬鉻來加大此部位軸的直徑尺寸,使軸。如果軸磨損嚴重,則應45鋼或40Cr鋼重新制造,軸毛坯經粗、精車后,軸承部位要熱處理,硬度為HRC60-65,然后再經磨削,使軸承配合部位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0.32μm;軸的圓度和圓柱度允差為0.005mm;與齒輪配合部位按H7/h6、表面粗糙度Ra應不大于0.63μm。
齒輪泵體內表面磨損主要是吸油區段圓弧形工作面。如果出現輕微磨損,可用油石修磨去毛刺后使用。泵體是由鑄鐵鑄造毛坯成型,出現嚴重磨損時應更換新件。齒輪泵的端蓋用鑄鐵制造,出現磨損現象后,輕微的可在平板上研磨修平,磨損比較嚴重時應在平面磨床上磨削修平。修磨后的端蓋與泵體配合連接的平面接觸應不低于85%平面度允差、端面對孔中心線的垂直度允差、兩端面的平行度允差和兩軸孔中心線的平行度允差均為O.Olmm。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Ra應不大于1.25μm。如果泵內齒輪兩端面是用磨削,則泵體寬度尺寸也要改變,與齒輪兩端修磨去掉的尺寸相等,重新加工后的泵體兩端面應達到標準的技術要求。
齒輪泵出現的磨損之后要進行良好的檢驗和維修,按照的方式和原理進行維護和修理,及時進行布置和設置。
對齒輪泵直線共扼內齒輪高速加工方式,即大圓周小進給方式進行深入研究,數控插齒機為了適應高速的加工方式,可對數控插齒機的結構和加工參數等進行如下優化:
(1)工作臺與刀架的結構可以進行優化,包括定心和傳動方式均能夠進行改進設計,如采用軸承定心方式、力矩電機及靜壓主軸等結構,可解決傳統的蝸輪蝸桿副傳動線速度過大,長期高速旋轉磨損嚴重導致分度精度降低等問題。
(2)對數控插齒機的讓刀運動進行分析,讓刀量過大引起的干涉,對讓刀凸輪進行了兩次改進,讓刀量從1.2mm降到0.6mm,再降到0.3mm進行切削,干涉、毛刺、拉傷等現象均沒有改觀,效果不明顯。
(3)通常數控插齒機解決內齒加干涉問題,采用的方法是立柱斜向讓刀方式,但對齒輪泵直線共扼內齒輪加工過程的干涉、毛刺、拉傷等現象進行分析,進刀而、出刀而都有可能出現以上現象,有時兩而出現以上現象,沒有特定的規律,而斜向讓刀方式只能解決固定的一而加工干涉問題。故采用立柱斜向讓刀的調整,的效果并不明顯。
齒輪泵10大機械密封泄露問題:
1、齒輪泵機械密封的動環或者靜環破裂。
2、齒輪泵所輸送的介質含有雜質造成機械密封的密封面磨損。
3、一般情況下,齒輪泵的靜環密封壓蓋加工尺寸稍大于機封靜環外徑尺寸造成機械密封外漏現象。
4、齒輪泵使用的工況下壓力過高,造成泵機封泄露。
5、通常來說齒輪泵機械密封的動環和靜環裝配不同心,造成齒輪泵泄露。
6、對于齒輪泵主、被軸密封位置表面精度不夠或沒有加工到0線標準,使機封O型圈與軸壁不能密閉接觸,造成齒輪泵、齒輪泵泄露。
7、齒輪泵在輸送有腐蝕性介質時機封的O型圈更換成的,否則就會造成齒輪泵泄露。
8、關于齒輪泵在輸送苯酚等類似溶劑時機械密封的O型圈不可以用橡膠材質,否則會造成密封泄露。
9、齒輪泵機械密封的彈簧損壞或者是卡死壓縮不靈活。
10、齒輪泵機械密封的動、靜環壓縮比不合適。